受疫情影响,温州长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产品装配线人员严重短缺,工厂存在“断货、断点”的风险。一汽-大众员工危永威响应公司号召前往温州,帮助供应商顺利复产。
长安汽车调配了从海外购买的医用口罩,邮寄给全国各地的长安经销商,帮助他们快速复工。
在保证员工健康的前提下,奇瑞捷豹路虎正在加快复工复产速度。
3月7日15时许,武汉吴家山站响起了久违的火车汽笛声,满载的41074次列车缓缓开出。这趟特殊的列车一路驰骋2000多公里,将9200个汽车座椅座框骨架、9520个背框骨架运往吉林省长春市。3月9日,列车一到长春,它们就被直接送上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线。
由于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,原本繁忙的武汉各大火车站像是被摁下暂停键,全国交通也出现了一些不畅。对于生产量巨大的汽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来说,“复工复产”是这个春天的关键词。如果说,总装车间生产线是汽车产业的“大脑中枢”,那么保障上下游企业正常复工,就是维持产业链“大动脉”畅通无阻。
“汽车行业是一个国家制造业软件实力和硬件实力的双重标杆。”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这样表示。由于汽车行业的上游行业几乎囊括所有制造业部门——冶金、电子、化工等,在抗疫、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的两个战场,国内各汽车企业挺身而出,化身为“产业守护者”。
它们一方面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,动员企业职工加快复工复产速度;另一方面则推出多项举措,关怀支持供应商和经销商,为上下游企业“减负”。
打通汽车业大动脉,需要更多像41074次这样的“补给专列”。“产业守护者”也呼唤更多减压福利,期待在蓬勃发展的市场中“解渴”。
“平时互助共赢,眼下唇齿相依”
2月26日,危永威收到了一封特殊的“复工动员信”。作为一汽-大众佛山分公司焊装二车间班组长,他早已对车间生产线的每一个螺丝钉“了如指掌”,但这次复工却不在佛山工厂,而在千里以外的浙江温州。
作为核心供应商,温州长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温州长江”)负责供应一汽-大众三大品牌22款车型、共计175种开关类零部件。
受疫情影响,温州长江的大部分湖北籍员工无法按时返岗,导致产品装配线人员严重短缺,工厂存在“断货、断点”的风险。
为了应对这一危机,一汽-大众紧急打响了“火线支援战”,号召员工前往温州长江,帮助其顺利复产。
接到号召后,危永威毫不犹豫地报了名。不过领导却“泼了冷水”,劝他回去征求妻子意见后再慎重决定。原来,危永威和妻子今年元旦刚领证,结婚还不到两个月。
作为医务工作者,深知“守土有责”的妻子立刻投了赞同票。
“她告诉我,在这样的特殊时期,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。她也将在医院全力抗击疫情。”危永威笑着说,不过我俩约好了,一定要在工作时保证健康、安全,“等疫情结束后,我再为她补上一个甜蜜的蜜月旅行。”
像新婚燕尔的危永威夫妇一样,与亲人分别后奔赴抗疫一线和复工复产一线的普通人还有不少。
“支援号召发出后,我们的员工报名非常积极。”一汽-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董事、总经理刘亦功介绍说,公司仅用3小时就成立了项目工作小组,仅用12小时就形成了项目方案,不到24小时,一支由156人组成的支援突击队就集结完毕。“还有很多这次没能入选的员工向我们表示,一旦有需要,他们随时待命,准备出征。”
“此前,我们一线员工到岗率还不到30%,产能只恢复到25%。一汽-大众派人前来支援生产,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。”2月29日傍晚,在温州机场欢迎危永威和其他队员时,温州长江管理部经理虞冠猛显得有些激动。
“零部件企业一旦因复工复产难而陷入困局,会给处于产业链下游的整车企业和经销商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。”有车企高管告诉记者,首先,一辆车动辄有上万个零部件,“从轮胎、座椅到电子系统,缺一不可”,因此,一旦零部件供应不及时,整车企业只能被迫“停产待件”;其次,如果零部件企业债务及资金周转压力增大,也将影响下游各企业正常回款,坏账率也因此提高;更重要的是,从长远来看,上下游企业的生存状况将对车企战略规划、研发布局带来深远影响。
“零部件供应商与整车企业平时互助共赢,到了眼下的特殊时期,就是唇齿相依的关系。”他说。